\u003c/p>\u003cp>當前,疫情防控仍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既要萬無一失也要考慮地方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在此背景下,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廣泛分析,精準定位,成為各地政府施行精準防控、科學防控的重要手段。2015年7月,國務院專門就“運用大數據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發布文件,提出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推進信息公開、整合信息資源、加強大數據運用對維護國家統一、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提高經濟社會運行效率的重大意義。2019年5月,全國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上線,與此同時,各地也穩步加快推進本地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維護。“豫事辦”“鄭好辦”等政務服務平臺(app)相繼上線,為推進電子化政務服務、審批事項一網通辦發揮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間,“豫事辦”健康碼成為居民出行的關鍵“通行證”,“鄭好辦”核酸檢測證明查詢也極大提升了全員核酸檢測的效率和透明度。大數據在推動地方政府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何用好大數據,做好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卻不是件容易的事。\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通“任督二脈”需要破解“數據保護主義”\u003c/strong>\u003c/p>\u003cp>面對新一輪疫情來襲,河南各地嚴陣以待加強大數據監測,通過對個人健康碼“賦碼”來對不同人群分類管理。所謂“賦碼”指的是疫情防控部門根據大數據和信息研判,對不同風險等級人員,將其健康碼標注為紅碼或黃碼。鄭州市疫情防控18號通告明確要求中高風險區域內居民“足不出戶”,健康碼標記紅色;封控區域內居民“足不出院”,健康碼標記黃色。\u003c/p>\u003cp>河南省防控指揮部也制定了《健康碼賦碼規則(第二版)》(以下簡稱規則),將國家和省疫情防控指揮機構推送的入境人員、國內中高風險地區關聯人員、密接和次密接人員、中高風險地區及特殊區域駐留人員分等級賦紅碼、黃碼或綠碼。規則提出,上述人員需經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此期間健康碼賦紅碼,集中隔離期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轉為黃碼,并實施7天居家醫學觀察;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轉為綠碼。從時間上看,被賦黃碼人員最快7天可轉為綠碼,而被賦紅碼人員其健康碼轉綠最快需要21天。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要求,上述人員有雙重或多重身份的,從嚴賦碼管理。各地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接受健康賦碼、轉碼問題咨詢和投訴。\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6/44CC124BAE3F10AF12743488CBE1D614F849ACD3_size75_w348_h754.png\" alt=\"鳳鳴|賦碼容易變碼難 從健康碼透視河南省大數據管理\" />\u003c/p>\u003cp>當前,鄭州市已全面解封,有的社區大面積出現隔離近一個月,健康碼仍然異常,有的市民既不處在中高風險和封控地區,近期也未曾離鄭,其健康碼飄黃超過20天,至今仍未轉綠的情況。\u003c/p>\u003cp>在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出入社區,商超、寫字樓,高鐵站、機場需要出示的健康碼并不相同,例如出入鄭州室內社區掃描小程序顯示的結果為某某地點。在出入室內公共場所時則需要出示“豫事辦”的個人健康二位碼。在進出高鐵站則需要用手機驗證,而后出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以上三種場景分別對應了三個大數據管理主體,分別是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鄭好辦),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豫事辦)以及工信部(國家“通信大數據行程卡”)。\u003c/p>\u003cp>不同層級管理主體推出的不同大數據平臺,反映出各級政府部門推進電子政務的效率和成果,但客觀上也增加“碼上加碼”的概率。由于大數據應用和管理是個新課題,加之大數據體現了各自部門的工作成果,是否共享,如何共享尚未有定論。目前,只有部分地區較快實現了省內數據互通,省級“健康碼”與國家“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融合,還有相當數量的省份尚未打通不同層級的“數據壁壘”。\u003c/p>\u003cp>在大數據時代,不破除“數據壁壘”,不打通“任督二脈”,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大數據可能只是數據海洋中的一座孤島。\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通“最后一公里” 健康碼豈能一賦了之\u003c/strong>\u003c/p>\u003cp>使用大數據提升地方政府的社會治理水平,不僅需要健全制度細化規則,也要加強實踐注重反饋。“德爾塔”病毒襲擊河南,以省會鄭州為例,居民需留意鄭好辦、豫事辦以及國家“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三個碼,任何一個碼變紅變黃都可能影響出行。\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5810A3A7C7BEACA58425E0D5F96CCD3C3D124D7B_size575_w1068_h711.png\" />\u003c/p>\u003cp>8月28日鄭州市全面解封至今,有部分社區居民在經歷近一個月隔離后,掃描社區二維碼,結果異常致使寸步難行。而有的居民社區二維碼為綠碼可以出入社區,但豫事辦健康碼為黃碼無法進入部分公共場所。早在8月中旬,河南省防控指揮部就發布了個人健康碼變碼條件,要求滿足隔離期限,48小時核算檢測結果呈陰性且未密切接觸過中高風險地區人群的市民需要持相關材料向社區提交改碼申請,如有疑問可撥打河南省健康碼咨詢電話。但不少社區工作人員反饋稱,社區僅接收鄭好辦的個人數據異常申請,不接收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的健康碼轉碼申請,并表示他們無權處理豫事辦健康碼轉碼事宜。\u003c/p>\u003cp>甚至有筆者同事反映,其在今年6月中旬短暫去過洛陽而后始終未離開鄭州,但豫事辦健康碼自8月初至今始終處于黃碼狀態,撥打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電話始終無法接通。經內部查詢,得知其個人信息被洛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以人工上報(每日上報100余人)的方式同步至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然而,經洛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核查確認,上報名單并未查到該同事信息。\u003c/p>\u003cp>現實案例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河南省以及鄭州市大數據管理令出多門的實際情況,也從側面印證了大數據平臺不聯不通的后果,即省級大數據平臺可能因數據不互動等制度原因,需要通過地市相關部門以人工上報之方式提供跨地市流動以及密接、次密接人員信息。而其他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囿于技術條件有限,只能被動接收衛健委、公安、交警等同級部門數據,未必有時間和精力對所接收的信息逐一核實加以篩查。\u003c/p>\u003cp>這種處置方式不僅與公開、透明、高效的大數據應用理念相背離,也容易產生“賦碼容易,變碼難”,有始無終的形式主義工作作風。至于誰賦碼誰更正的制度設計,變相提升了特殊時期跨地市人員流動可能導致的疫情防控風險,更為健康碼已然處于異常狀態的群眾增加了健康碼恢復正常的障礙和難度。\u003c/p>\u003cp>不打通“最后一公里”,諸多政策就會懸于空中難以落到實處,真正走進群眾心里。(作者:易評)\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1-08-30 16:22:53","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大數據,疫情,社區,鄭州市,鄭州,黃碼,河南省,鄭好辦,人員,高風險","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tfoot id="as2wu"></tfoot>
<ul id="as2wu"><sup id="as2wu"></sup></ul>
<tfoot id="as2wu"></tfoot>
  • <ul id="as2wu"></ul>
    <strike id="as2wu"></strike>
  • 鳳鳴|賦碼容易變碼難 從健康碼透視河南省大數據管理
    河南
    河南 > 要聞 > 社會 > 正文

    鳳鳴|賦碼容易變碼難 從健康碼透視河南省大數據管理

    8月28日,鄭州市最后一個中風險區——京廣路街道調整為低風險區,自此鄭州中高風險區全面清零,封閉、封控區域也全部解除。經歷“澇疫接核”一個多月的鄭州,從暫停轉入高速運轉狀態。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必定有一群充滿朝氣的奮斗者。城市“解封”意味著千萬鄭州人可以走出家門投入工作,為生計為家庭為夢想繼續奮斗。部分街道甚至專門發出通知,要求社區群眾“解封之時不得集聚不得慶祝”,整座城市沉浸在積極樂觀氛圍的同時,仍然有部分市民深受“碼”的困擾。有的居民隔離超過一個月,核算做了十幾次,城市解封了,健康碼依然“飄紅”致使工作生活面臨困難。

    鳳鳴|賦碼容易變碼難 從健康碼透視河南省大數據管理

    當前,疫情防控仍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既要萬無一失也要考慮地方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在此背景下,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廣泛分析,精準定位,成為各地政府施行精準防控、科學防控的重要手段。2015年7月,國務院專門就“運用大數據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發布文件,提出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推進信息公開、整合信息資源、加強大數據運用對維護國家統一、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提高經濟社會運行效率的重大意義。2019年5月,全國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上線,與此同時,各地也穩步加快推進本地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維護。“豫事辦”“鄭好辦”等政務服務平臺(app)相繼上線,為推進電子化政務服務、審批事項一網通辦發揮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間,“豫事辦”健康碼成為居民出行的關鍵“通行證”,“鄭好辦”核酸檢測證明查詢也極大提升了全員核酸檢測的效率和透明度。大數據在推動地方政府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何用好大數據,做好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打通“任督二脈”需要破解“數據保護主義”

    面對新一輪疫情來襲,河南各地嚴陣以待加強大數據監測,通過對個人健康碼“賦碼”來對不同人群分類管理。所謂“賦碼”指的是疫情防控部門根據大數據和信息研判,對不同風險等級人員,將其健康碼標注為紅碼或黃碼。鄭州市疫情防控18號通告明確要求中高風險區域內居民“足不出戶”,健康碼標記紅色;封控區域內居民“足不出院”,健康碼標記黃色。

    河南省防控指揮部也制定了《健康碼賦碼規則(第二版)》(以下簡稱規則),將國家和省疫情防控指揮機構推送的入境人員、國內中高風險地區關聯人員、密接和次密接人員、中高風險地區及特殊區域駐留人員分等級賦紅碼、黃碼或綠碼。規則提出,上述人員需經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此期間健康碼賦紅碼,集中隔離期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轉為黃碼,并實施7天居家醫學觀察;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轉為綠碼。從時間上看,被賦黃碼人員最快7天可轉為綠碼,而被賦紅碼人員其健康碼轉綠最快需要21天。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要求,上述人員有雙重或多重身份的,從嚴賦碼管理。各地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接受健康賦碼、轉碼問題咨詢和投訴。

    鳳鳴|賦碼容易變碼難 從健康碼透視河南省大數據管理

    當前,鄭州市已全面解封,有的社區大面積出現隔離近一個月,健康碼仍然異常,有的市民既不處在中高風險和封控地區,近期也未曾離鄭,其健康碼飄黃超過20天,至今仍未轉綠的情況。

    在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出入社區,商超、寫字樓,高鐵站、機場需要出示的健康碼并不相同,例如出入鄭州室內社區掃描小程序顯示的結果為某某地點。在出入室內公共場所時則需要出示“豫事辦”的個人健康二位碼。在進出高鐵站則需要用手機驗證,而后出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以上三種場景分別對應了三個大數據管理主體,分別是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鄭好辦),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豫事辦)以及工信部(國家“通信大數據行程卡”)。

    不同層級管理主體推出的不同大數據平臺,反映出各級政府部門推進電子政務的效率和成果,但客觀上也增加“碼上加碼”的概率。由于大數據應用和管理是個新課題,加之大數據體現了各自部門的工作成果,是否共享,如何共享尚未有定論。目前,只有部分地區較快實現了省內數據互通,省級“健康碼”與國家“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融合,還有相當數量的省份尚未打通不同層級的“數據壁壘”。

    在大數據時代,不破除“數據壁壘”,不打通“任督二脈”,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大數據可能只是數據海洋中的一座孤島。

    打通“最后一公里” 健康碼豈能一賦了之

    使用大數據提升地方政府的社會治理水平,不僅需要健全制度細化規則,也要加強實踐注重反饋。“德爾塔”病毒襲擊河南,以省會鄭州為例,居民需留意鄭好辦、豫事辦以及國家“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三個碼,任何一個碼變紅變黃都可能影響出行。

    8月28日鄭州市全面解封至今,有部分社區居民在經歷近一個月隔離后,掃描社區二維碼,結果異常致使寸步難行。而有的居民社區二維碼為綠碼可以出入社區,但豫事辦健康碼為黃碼無法進入部分公共場所。早在8月中旬,河南省防控指揮部就發布了個人健康碼變碼條件,要求滿足隔離期限,48小時核算檢測結果呈陰性且未密切接觸過中高風險地區人群的市民需要持相關材料向社區提交改碼申請,如有疑問可撥打河南省健康碼咨詢電話。但不少社區工作人員反饋稱,社區僅接收鄭好辦的個人數據異常申請,不接收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的健康碼轉碼申請,并表示他們無權處理豫事辦健康碼轉碼事宜。

    甚至有筆者同事反映,其在今年6月中旬短暫去過洛陽而后始終未離開鄭州,但豫事辦健康碼自8月初至今始終處于黃碼狀態,撥打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電話始終無法接通。經內部查詢,得知其個人信息被洛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以人工上報(每日上報100余人)的方式同步至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然而,經洛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核查確認,上報名單并未查到該同事信息。

    現實案例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河南省以及鄭州市大數據管理令出多門的實際情況,也從側面印證了大數據平臺不聯不通的后果,即省級大數據平臺可能因數據不互動等制度原因,需要通過地市相關部門以人工上報之方式提供跨地市流動以及密接、次密接人員信息。而其他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囿于技術條件有限,只能被動接收衛健委、公安、交警等同級部門數據,未必有時間和精力對所接收的信息逐一核實加以篩查。

    這種處置方式不僅與公開、透明、高效的大數據應用理念相背離,也容易產生“賦碼容易,變碼難”,有始無終的形式主義工作作風。至于誰賦碼誰更正的制度設計,變相提升了特殊時期跨地市人員流動可能導致的疫情防控風險,更為健康碼已然處于異常狀態的群眾增加了健康碼恢復正常的障礙和難度。

    不打通“最后一公里”,諸多政策就會懸于空中難以落到實處,真正走進群眾心里。(作者: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