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 > 地市 > 周口 > 正文

鹿邑為什么在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走在前”

12月1日至2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周口市調研規劃建設、臨港經濟、產業發展、農業生產、職業教育等,研究推進周口新興臨港經濟城市建設。本次調研中,重點從四個方向,明確點題“做強”周口,包括爭做河南面向東南沿海開放橋頭堡,做強城市經濟,壯大產業支撐,特別是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以及培育示范人才紅利等等。由此,在鄭州、洛陽、南陽這個“一主兩副”區域發展格局外,做強周口,打造河南發展第四極的態勢已然形成。

在周口全面換道領跑的新背景下,為什么長三角與中原融合前沿排頭兵當屬鹿邑?鹿邑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新命題都有哪些?

這兩年,要說周口發展態勢最好的縣域,一定當屬:鹿邑。

河南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河南省縣域工業30強”、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等等榮譽稱號,充分說明了鹿邑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2020年,鹿邑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完成420.8億元、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9億元、增長2.6%。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0857戶,總量突破6萬戶,帶動就業19.5萬人。

特別是生產總值達到400億級,以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5億級,充分說明了鹿邑縣域經濟無論是體量還是質量,均來到了新的歷史性高度,與此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命題。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鹿邑模式”關鍵都有哪些?

梳理概括起來,就是“六個一”。聚焦一群人、做大做強一個老產業、培養一個新產業、擦亮一張名片、打造一個好環境,以及定下一個總目標。

而這套鹿邑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法論,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亮點:

首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了鹿邑縣域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貫徹好新發展理念。而鹿邑在縣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了鹿邑縣域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各方面,統籌發展涉及涵蓋的不同方面,以整體視角看待問題,以系統化思維解決問題,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各個領域。特別是,鹿邑一方面,堅持以高質量轉型發展統攬全局,勇于先行先試,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經濟總量連年進位;另一方面,鹿邑也在不斷拓寬視野,跳出鹿邑看優勢,抓住機遇求突破,不斷把比較優勢、后發優勢變成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實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

其次,鹿邑從項目謀劃、招商方式方法,以及招商通道載體等不同層面,圍繞項目為王,圍繞產業項目,形成了一整套集聚鹿邑特色的項目建設方法論。

從項目謀劃上,鹿邑形成了兩手抓的局面:一方面,繪好產業鏈、企業鏈、產品鏈和研發機構圖譜,通過這四大圖譜鏈條式招商;另一方面,則強調通過升級返鄉經濟,來進一步轉換鹿邑發展優勢為勝勢。

鹿邑牢牢樹立“項目為王、產業優先”理念,圍繞“培育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鏈條—提升設施配套—打造特色集群”的發展方向,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短板,通過改造提升、產業鏈延伸和新興產業培育,強聯動、降成本、增效率、快聚集,不斷提高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構筑了產業聚集新高地。鹿邑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堅持項目為王,通過不斷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提高項目用地效益等舉措,促進工業集中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作為“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縣”,也是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鹿邑縣近年來順應產業轉移和返鄉就業相互疊加的大潮,堅持以親情、鄉情、友情為紐帶,完善政策體系,搭建創業平臺,做優營商環境,涌現出了人才回歸、資金回流、項目回遷的喜人局面,逐漸把一個勞務輸出大縣打造成一片返鄉創業熱土,全縣多層次多樣化的返鄉創業格局初步形成,聲勢浩大的“雁歸效應”和創新創業“羊群效應”,帶動的“返鄉經濟”已成為鹿邑新的經濟發展增長點。

而與返鄉經濟相匹配的,則是鹿邑縣建構的一整套項目推進生態,包括重點項目投資聯席會議、重點項目推進例會等制度,以及通過企業服務專班通過“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在項目用地、手續辦理、企業招工、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第三,鹿邑強調平臺思維和要素思維相結合。

平臺思維和要素思維,也是周口加速高質量發展“新打法”關鍵所在。周口市重點項目觀摩講評會議多次提到要整合資源要素,也正是在這種要素思維的框架下,周口通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宏觀視角,來補齊、補足、提升產業生態中的關鍵要素,包括營商環境、創新、數字經濟、招商機制等等。而這種要素思維,在鹿邑發展過程中,都得到了良好地貫徹、形成了完備的經驗。

作為人口大縣、文化大縣和農業大縣,人力資源優勢、農業基礎優勢,以及文化優勢,是鹿邑高質量發展最關鍵的要素所在。而鹿邑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也正是充分做到了從這些關鍵要素出發,通過具體的項目建設、產業謀劃,來形成鹿邑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比如,如何充分發揮人的優勢?這方面,鹿邑充分利用三十萬外出務工人員的優勢,如上面所說,通過培育、升級返鄉經濟,來形成縣域發展的新動能。

比如,如何充分發揮文化的優勢?這方面,鹿邑強調做好文旅全域融合,通過老子祭典、老子文化論壇等系列活動,通過老子學院等項目建設為支撐,通過老子文化對返鄉經濟的拉動影響等,最終全面發揮老子文化資源優勢對鹿邑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

比如,如何發揮農業的優勢?這方面,鹿邑如上面所說,通過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的建設,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影響,正在走出一條以現代農業引領鄉村振興、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路徑。

除了要素思維之外,平臺思維也是鹿邑新方法論中的關鍵之一。

這種平臺思維,指向的是高能級產業載體和創新平臺等新提法,既強調要做強產業園等實體平臺,又強調要用好互聯網平臺、數字平臺和創新平臺等等。這種平臺思維,在鹿邑發展過程中,都得到了良好地貫徹、形成了完備的經驗。

比如,鹿邑縣結合區位優勢和“雙創”的獨特資源,吸取先進的社群運營和服務經驗,搭建了鹿邑返鄉創業大數據服務平臺——“鹿e家”。目前“鹿e家”平臺上及時播發時政新聞熱點、家鄉發展動態、招聘服務資源、政策法規咨詢等政策和服務類信息,吸引15萬名在外鹿邑籍老鄉注冊,探索出“老鄉聚起來、產業引回來、人才用起來”新模式,鼓勵、吸引了更多有意向的外出務工者返鄉創業;

比如,鹿邑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鹿邑縣工業創客小鎮,傾力打造特色創業孵化平臺;

再比如,鹿邑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和招商服務中心、農民工返鄉創業綜合服務中心,并借助“鹿e家”返鄉創業大數據服務平臺,為企業和返鄉農民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務等等。

當然,這種平臺的思維的關鍵,還是以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為代表的園區平臺的提質升級上。

這方面,鹿邑形成了兩點非常值得學習借鑒的經驗。

第一,區中園模式。

以考察的河南溢豐紡織產業園為例,作為招商引資引入的龍頭企業,該區中園聚焦羊毛衫生產全鏈條,從原料,到加工各環節,再到成品、包裝等等,均在該園區內不同廠房間,以流水線式的高效集聚在一起,可以說,在園區內,徹底踐行了產業集聚、集群式發展的理念。

這樣的區中園模式,有效助推了產業和企業的發展。目前,該園區內共有員工1000多人,年銷售收入15億元、納稅3000多萬元,成為鹿邑打造羊毛衫基地的龍頭引領企業。

從溢豐反映出的,是整個鹿邑產業發展思路:以“區中園”建設為抓手,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突出短板,通過改造提升、產業鏈延伸和新興產業培育,強聯動、降成本、增效率、快聚集,不斷增強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構筑了產業聚集新高地。

第二,以“百園增效”來倒逼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

澄明食品工業園所在地,2020年還是雜草叢生的廢舊廠區。從廢舊廠區,到變成了產業勢能爆發的高地,僅僅幾個月時間,就換成了產業換擋,這背后,是鹿邑在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用地提質增效,以及營商環境優化方面的成效。

從交接到拿到土地證,用時僅一個月時間,取得不動產證僅用15天;建設快,全數字化智能番茄工廠設施設備一個月安裝調試完畢,開足馬力加工生產后可年產各類火鍋湯料15萬噸……

該項目建設的澄明速度,特別符合當下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項目為王”的發展思路,也順帶反映出鹿邑當下發展的火熱態勢。

(原載于2021年12月15日河南手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