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從打響水源地公共品牌到建設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從月季、艾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到高水平建設世界月季名城和“世界艾鄉”,近年來,南陽市立足特色、發揮優勢,以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為底,用綠色描繪發展的新藍圖,奮力書寫“最美生態”的南陽畫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南陽,在推動高質量高效率跨越發展征程中闊步前行。\u003c/p>\u003cp>\u003cstrong>時代之喚:厚植生態優勢,守好資源環境本底\u003c/strong>\u003c/p>\u003cp>時間追溯到2021年9月,南陽市召開第七次黨代會,剛剛上任的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在大會上作了名為《綠色崛起 美麗富民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南陽而拼搏奮斗》的報告。\u003c/p>\u003cp>報告中提到,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生態建設、污染治理、綠色轉型,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南陽。其中,“綠色”二字被提及18次,“綠色崛起、美麗富民”被正式寫入大會主題,成為南陽今后五年經濟發展的主線。\u003c/p>\u003cp>為何要將“綠色崛起 美麗富民”作為南陽今后發展的新航向?八個字,蘊含著對于南陽、對于新發展命題的哲思和智慧,這既是積極踐行“兩山論”的務實舉措,也是順應時代呼喚所做出的創新之策。\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D4EAADC0FF70A665116860F9B6F921B2A447B4C0_size328_w800_h600.jpg\" />\u003c/p>\u003cp>從生態文明發展的視角來審視南陽,我們可以發現,“綠色”是南陽的底色,也是南陽最大的財富和最大的品牌。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南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u003c/p>\u003cp>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南陽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高度敏感區。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取水水源——丹江口水庫總面積的一半在南陽境內,輸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全部、二級保護區的大部分都在南陽,調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南陽。\u003c/p>\u003cp>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處,大陸東西方向的黃金分割點上,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秦嶺擋住了北方的沙塵與冷空氣,而大巴山則隔離了南方的炎熱與潮濕。\u003c/p>\u003cp>因為在中國最核心、最堅硬的“中央造山帶”的陷落處和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南陽自然災害相對較少,冷熱適宜,降水適中,造就了南陽生物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u003c/p>\u003cp>站在建設現代化省副中心城市新起點,有了生態優勢的加持,南陽“綠色崛起”正當時。南陽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切實維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水質安全、供水安全,確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落實最頂格生態標準、最嚴格生態管理、最科學生態機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域化推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強力實施污染防治十大專項行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爭創國字號“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南陽。\u003c/p>\u003cp>\u003cstrong>開創之舉:綠色崛起美麗富民,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城市嬗變\u003c/strong>\u003c/p>\u003cp>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中部地區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區域戰略定位,并首次提出了“綠色崛起”的概念。\u003c/p>\u003cp>自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提出并實施以來,中部地區從以經濟增長為主導的“崛起”,逐步演化躍升為以綠色理念為導向的“綠色崛起”,其內涵不斷完善深化,對促進中部地區發展發揮了戰略指導作用。\u003c/p>\u003cp>綠色崛起是中部地區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之路。中部崛起必須是綠色崛起,南陽的崛起也必須是綠色崛起。\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9/6617CDC20EAA93B989BB2BF30EA3F6D3149FB9C0_size620_w800_h445.png\" />\u003c/p>\u003cp>南陽是中原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綠色發展、中部崛起中大有可為、大可作為。不僅要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上走在前,還要在生態保護、環境治理中當好“排頭兵”,擦亮南陽“綠色崛起”名片。\u003c/p>\u003cp>回看近年來南陽的發展軌跡,不論是在落實“守護好一庫碧水”“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重要指示精神,還是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都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取得了顯著成效。\u003c/p>\u003cp>去年1月,《南陽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河南省內首部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性法規,標志著南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新階段。\u003c/p>\u003cp>2021年,南陽PM10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優于省定目標;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優于省定目標;優良天數為268天,超省定目標31天,實現了“兩降一升”。\u003c/p>\u003cp>32個水質國省考斷面達標率為100%,優良比例為93.8%,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平。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u003c/p>\u003cp>南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河長制”,“四水同治”成效明顯,五年造林26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5%。\u003c/p>\u003cp>數據是最好的說理。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成效地取得,絕非易事,當前,南陽正駛入將生態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快車道,補足“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轉換動力,不斷滿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綠色生活的需求。\u003c/p>\u003cp>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在接受河南日報采訪時曾明確表示,南陽市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認真貫徹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對標“兩個確保”“十大戰略”,堅持綠色崛起、美麗富民這一主線,錨定加快高質量跨越發展、加快高水平建設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強化創新驅動、開放帶動、項目拉動“三大支撐”,強力實施產業強市、創新創業等“十大行動”,努力建設富強活力、法治誠信、低成本創業、幸福美麗、高效清正“五個南陽”,奮力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力爭“十四五”末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u003c/p>\u003cp>今日南陽,不止青綠。依托綠色崛起,南陽將推動裝備制造、綠色食品、數字光電、生物產業、文旅康養等產業向千億級邁進,加快城市建設提質,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打造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u003c/p>\u003cp>青山綠水中跨越崛起的南陽,就在不遠處。(陳欣欣)\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陳正洋","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2-07-14 09:30:5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safeLevel":1,"keywords":"南陽,綠色,生態文明,生態,南陽市,綠水青山,水質,高質量,水源地,基地","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行走豫宛大地,“綠色崛起”的時代之音回響不絕:丹江口渠首一泓清水北上,奔流不息;月季花海滿城香,靚了宛城醉了游人;青青艾草散發芬芳,托起鄉村富民夢;綠水青山花鳥與鄰,詩和遠方近在眼前......一片秀美磅礴的南陽幸福畫卷,承載著南陽兒女的期盼,在中原大地徐徐展開。 從打響水源地公共品牌到建設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從月季、艾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到高水平建設世界月季名城和“世界艾鄉”,近年來,南陽市立足特色、發揮優勢,以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為底,用綠色描繪發展的新藍圖,奮力書寫“最美生態”的南陽畫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南陽,在推動高質量高效率跨越發展征程中闊步前行。 時代之喚:厚植生態優勢,守好資源環境本底 時間追溯到2021年9月,南陽市召開第七次黨代會,剛剛上任的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在大會上作了名為《綠色崛起 美麗富民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南陽而拼搏奮斗》的報告。 報告中提到,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生態建設、污染治理、綠色轉型,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南陽。其中,“綠色”二字被提及18次,“綠色崛起、美麗富民”被正式寫入大會主題,成為南陽今后五年經濟發展的主線。 為何要將“綠色崛起 美麗富民”作為南陽今后發展的新航向?八個字,蘊含著對于南陽、對于新發展命題的哲思和智慧,這既是積極踐行“兩山論”的務實舉措,也是順應時代呼喚所做出的創新之策。 從生態文明發展的視角來審視南陽,我們可以發現,“綠色”是南陽的底色,也是南陽最大的財富和最大的品牌。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南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南陽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高度敏感區。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取水水源——丹江口水庫總面積的一半在南陽境內,輸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全部、二級保護區的大部分都在南陽,調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南陽。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處,大陸東西方向的黃金分割點上,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秦嶺擋住了北方的沙塵與冷空氣,而大巴山則隔離了南方的炎熱與潮濕。 因為在中國最核心、最堅硬的“中央造山帶”的陷落處和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南陽自然災害相對較少,冷熱適宜,降水適中,造就了南陽生物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站在建設現代化省副中心城市新起點,有了生態優勢的加持,南陽“綠色崛起”正當時。南陽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切實維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水質安全、供水安全,確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落實最頂格生態標準、最嚴格生態管理、最科學生態機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域化推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強力實施污染防治十大專項行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爭創國字號“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南陽。 開創之舉:綠色崛起美麗富民,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城市嬗變 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中部地區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區域戰略定位,并首次提出了“綠色崛起”的概念。 自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提出并實施以來,中部地區從以經濟增長為主導的“崛起”,逐步演化躍升為以綠色理念為導向的“綠色崛起”,其內涵不斷完善深化,對促進中部地區發展發揮了戰略指導作用。 綠色崛起是中部地區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之路。中部崛起必須是綠色崛起,南陽的崛起也必須是綠色崛起。 南陽是中原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綠色發展、中部崛起中大有可為、大可作為。不僅要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上走在前,還要在生態保護、環境治理中當好“排頭兵”,擦亮南陽“綠色崛起”名片。 回看近年來南陽的發展軌跡,不論是在落實“守護好一庫碧水”“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重要指示精神,還是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都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取得了顯著成效。 去年1月,《南陽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河南省內首部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性法規,標志著南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2021年,南陽PM10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優于省定目標;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優于省定目標;優良天數為268天,超省定目標31天,實現了“兩降一升”。 32個水質國省考斷面達標率為100%,優良比例為93.8%,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平。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南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河長制”,“四水同治”成效明顯,五年造林26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5%。 數據是最好的說理。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成效地取得,絕非易事,當前,南陽正駛入將生態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快車道,補足“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轉換動力,不斷滿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綠色生活的需求。 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在接受河南日報采訪時曾明確表示,南陽市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認真貫徹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對標“兩個確保”“十大戰略”,堅持綠色崛起、美麗富民這一主線,錨定加快高質量跨越發展、加快高水平建設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強化創新驅動、開放帶動、項目拉動“三大支撐”,強力實施產業強市、創新創業等“十大行動”,努力建設富強活力、法治誠信、低成本創業、幸福美麗、高效清正“五個南陽”,奮力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力爭“十四五”末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 今日南陽,不止青綠。依托綠色崛起,南陽將推動裝備制造、綠色食品、數字光電、生物產業、文旅康養等產業向千億級邁進,加快城市建設提質,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打造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青山綠水中跨越崛起的南陽,就在不遠處。(陳欣欣)
鳳鳴|生態打底,坐看南陽綠色崛起時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