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 > 中醫 > 正文

新密市中醫院:以創新之筆,書寫中醫藥文化傳承新篇章

千年岐黃之術,根脈深植中原。河南,這片承載著華夏文明厚土的熱土,既是醫圣張仲景懸壺濟世的故里,也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經典的智慧源頭。從南陽“仲景文化”的千年傳承,到焦作“四大懷藥”的物華天寶;從洛陽平樂正骨的匠心獨運,到禹州“藥都”百草的生生不息,中醫藥的基因早已融入中原大地的血脈,成為守護百姓安康的文化密碼。

如今,河南正以守正創新的姿態,書寫著中醫藥現代化的新篇章:古老經方與現代藥理碰撞出新藥研發的火花,傳統炮制技藝與智能生產線共舞,基層中醫館的“簡、便、驗、廉”普惠萬家,中醫藥文旅融合的產業新圖景徐徐展開……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更是一場關乎文化自信與民生福祉的實踐。

鳳凰網河南中醫頻道推出《鳳觀岐黃》系列報道,深入省轄十余地市,探訪鄉野藥田、科研實驗室、非遺工坊與康養小鎮,對話名老中醫、青年傳承人、跨界創新者,以多元視角記錄河南中醫藥守根脈、闖新路的鮮活故事。本期我們走進新密市中醫院。

傳承岐黃薪火,賡續文化根脈。新密市不僅是岐黃文化發祥圣地、中華醫祖岐伯的第二故鄉,還是《黃帝內經》思想形成地,現存有岐伯山、藥王廟等岐黃文化遺跡60余處,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

從12部中醫藥經典著作文化墻、針灸銅人,到中醫藥特色診療、師徒傳承,行走新密市中醫院,處處訴說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來,新密市中醫院始終秉持著“中醫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的宗旨,在守正創新中,讓中醫藥文化生生不息,助力河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

傳承創新并舉,激活中醫藥時代魅力。

新密市中醫院成立于1992年,是新密市唯一一家綜合性公立中醫醫院,大力推進中西醫融合,打造 “中醫藥 +”診療服務新模式,發揮中醫辨證論治和西醫精準診療的優勢,提高治療效果。同時,積極引入現代醫學的先進設備和理念,建設遠程會診中心、網絡心電中心等,讓優質的中醫藥服務更廣泛地覆蓋更多群眾。

人才是立院之本。為更好傳承中醫藥文化,新密市中醫院舉辦了“師承帶徒 拜師儀式”活動。邀請河南省第三批中醫藥青苗人才指導老師、鄭州市中醫藥青苗人才指導老師、鄭州市縣級名老中醫(老藥工)劉豐艷,李新軍,馬偉國三位專家來院帶徒,并掛牌成立鄭州市名老中醫(老藥工)專家傳承工作室,采取“以師帶徒、以老帶新”的工作方式,不斷提升年輕醫師的中醫業務能力和診療水平,推動基層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傳承的厚度,催生創新的銳度。中醫院的針灸推拿科結合患者需求,推出午間、晚間中醫延時服務,從早上延時至晚上7點半,成為河南省首批中醫日間病房試點,患者白天治療、隨治隨走,還可以醫保結算。醫院內還設置有中醫特色門診和中醫特色治療區,中醫日間病房患者可在這里享受到一站式中醫特色治療服務。

目前,新密市中醫院開放床位1000張,設有33個病區和60多個特色??崎T診,醫院現有高級職稱117人,研究生121人。其中,康復科、脊柱關節科是河南省中醫重點???,婦科、腦病科等6個鄭州市中醫重點???,兒科、骨傷科鄭州市中醫特色???,詮釋著“古今并重”的智慧,激活中醫藥時代魅力。

文化浸潤民生,繪就中醫藥惠民新圖景

千名市民隨音樂演練八段錦的身影,成為新密最動人的風景線。為讓更多人了解、愛上中醫,去年新密市中醫院策劃了“中醫藥文化夜市”活動,市民排隊體驗、品鑒藥茶,孩子們觸摸藥材、學號脈,市民群眾在輕松愉快的互動體驗中近距離接觸中醫,感受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

文化可觸可感,才能深入人心。在新密市中醫院院內的文化長廊里,隨處可見中華十大名醫及醫學經典的生動故事,行走其中,沉浸式感受中醫藥魅力;中小學中醫體驗館以“可觸摸的中醫”形式,讓健康生活理念走進童心。

新密市中醫院院長秦會超表示,近年來,我院積極開展中醫藥進萬家活動,通過舉辦中醫藥文化夜市、中醫藥健康講座、中醫經方研討會、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等活動,普及中醫藥知識,讓更多群眾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信任中醫藥,在社會上營造了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談及未來,他提到,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需求,我們還計劃拓展醫養結合服務。同時,做為全市唯一一個醫共體牽頭醫院,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基層醫療機構幫扶工作,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群眾受益于中醫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