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 picIntro\">7月2日,周口港一片繁忙,幾十艘船只正在忙碌裝卸貨物。記者 陳曉東 攝\u003c/p>\u003cp>“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u003c/p>\u003cp>——習近平\u003c/p>\u003cp>\u003cstrong>  周口的“口”是個什么“口”?\u003c/strong>\u003c/p>\u003cp>漫步沙潁河畔,我們赫然發覺,復航20載的周口港,正挺起河南內河航運的堅實脊梁:2024年貨運量突破5000萬噸,占全省內河貨運量的87%;集裝箱16.3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0%以上。\u003c/p>\u003cp>在河南運輸格局中,內河航運是明顯的“短板”;而在省內,不僅周口市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是全省及淮河流域的唯一,周口港也已形成“1+9”港口體系,成了“短板”里最“長”的一塊。\u003c/p>\u003cp>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當下,這個古碼頭煥然一新,被賦予通江達海、聯動國內外市場的超強新使命。\u003c/p>\u003cp>應和著時代的強音,周口已然喚醒血脈中的航運基因,正將“港口”鍛造成“樞紐”,成為觀察中原大地開放發展、向海圖強的重要窗口。\u003c/p>\u003cp>\u003cstrong> 家門口變出海口\u003c/strong>\u003c/p>\u003cp>盛夏時節,來到周口港·范營作業區,目光所及是層層堆疊的集裝箱,在烈日下折射出耀眼的金屬虹彩。\u003c/p>\u003cp>“淮安”與“寧波”貨柜比鄰而居,中遠海運的“COSCO”巨箱上還殘留著青島港的海鹽氣息……不同省份、不同行業的各色Logo讓人眼花繚亂,標識著貨物的來源、企業的足跡和貿易的流向。\u003c/p>\u003cp>這正是周口港作為“中原物流會客廳”最直觀的注腳。這一片“金屬森林”,印證著這個內陸港口如何有力地貫通南北、串聯東西,將遼闊的中國市場乃至更廣闊的世界,緊密地連接在一起。\u003c/p>\u003cp>再往前走,“皖利辛貨8288”的船老大李四標蹲在甲板上,望著岸上被藍色防雨布包裹的貨物,龍門吊的鋼索正緩緩垂下。“今兒裝的這鐵疙瘩,恐怕是個值錢的家伙!”這位常年奔波于全國水道的安徽漢子頗有經驗。\u003c/p>\u003cp>“這是出口澳大利亞的盾構機零部件。”周口臨港開發區碼頭運營辦公室主任段傳奇看著裝貨單囑咐,“從中鐵裝備車間來,到江蘇太倉港換大船出海。這千把公里水路,務必要穩當。”“我跑船十幾年,你放心!”隨著最后一個部件固定好,汽笛長鳴,李四標駕船緩緩離港。\u003c/p>\u003cp>“以前咱這兒是傳統農區,提起糧食最有發言權。近幾年,‘港口’‘航運’成為本地人談話中的高頻詞。”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局長王程清說話時總提到幾個“最”:目前,周口港已成為河南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u003c/p>\u003cp>周口港“跑”得有多快?忙碌的日常就是答案——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日夜穿梭,14條國際水運集裝箱接力航線全球通達。20多個國家、全國10多個省份的40余個品種貨物在此集散,讓“家門口”變為直通世界的“出海口”。\u003c/p>\u003cp>\u003cstrong>  周口站上新風口\u003c/strong>\u003c/p>\u003cp>周口之“口”最早什么樣?在周口市博物館,我們找到了答案。\u003c/p>\u003cp>起初,這里只是一個渡口,因艄公姓周,便被稱為“周家口”,亦叫周口。發展到鼎盛時期,“三面夾河,舟車輻輳,煙火萬家,檣桅樹密”,乾隆年間的《商水縣志》描繪了周口曾作為“水陸交匯之鄉”“豫省一大都會”的漕運榮光。\u003c/p>\u003cp>但這份“百舸爭流、千帆競航”的繁盛畢竟沉寂已久,發展需時、更需勢。如今,周口港再次站到了風口上。\u003c/p>\u003cp>這風口,是雙重戰略機遇的交匯點:乘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東風,借勢河南“舉全省之力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浪潮,周口正以黃金水道重塑物流格局,有效破除地理阻隔,將內陸腹地轉化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活力節點。\u003c/p>\u003cp>風口之下,水運的低成本紅利正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u003c/p>\u003cp>與周口港·范營作業區一路之隔,益海嘉里現代食品產業園內,美國大豆正通過直連港口的封閉式管道奔騰輸送。“走水路,噸原料運費比鐵路直降10%,這都轉化成實打實的利潤增長。”益海嘉里河南區總經理吳會祥算得明白。\u003c/p>\u003cp>河南鋼鐵集團周口基地同樣飽嘗“甜頭”。從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山西、河北的煤炭,到從周鋼運出的產品,一進一出,企業每噸成品成本較陸運低兩三百元,穩居行業成本控制前列。\u003c/p>\u003cp>“物流減法”碰撞“產業加法”,臨港經濟的乘數效應由此迸發。瑞茂通、娃哈哈、鑫豐生物等龍頭企業競相落子周口臨港開發區,糧食加工、鋼鐵物流、裝備制造等特色產業集群加速成鏈。聚焦打造全省臨港產業發展先行區,周口港“豫貨出海、海貨入豫”樞紐功能日益凸顯,發展成效已然可見。\u003c/p>\u003cp>數據無聲,卻有力彰顯了復興的脈動。今年上半年,周口市港口貨物吞吐量2751.8萬噸、同比增長55.5%,集裝箱吞吐量近10萬標箱、同比增長46.8%。\u003c/p>\u003cp>離港口不遠處,胡辣湯攤香氣氤氳,30余種香料的氣息與悠長的貨輪汽笛聲交織——這碗源自古代漕工御寒除濕的濃湯,也正隨著周口港的復興浪潮,熬出新的時代風味。\u003c/p>\u003cp>\u003cstrong> 打開中原開放窗口\u003c/strong>\u003c/p>\u003cp>周口的“口”,不僅是港口,更是中原向海圖強的“開放窗口”。當下,這扇“窗口”正被奮力拓寬——\u003c/p>\u003cp>從周口港·范營作業區向東6公里,原商水縣黃寨鎮小集村所在,是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的周口港·中心作業區。7月10日,隨著堆場的龍門起重機(場橋)與碼頭的集裝箱起重機(岸橋)開始安裝,這些硬核設備的進場,讓小集開始有了大港派頭。\u003c/p>\u003cp>規劃22個2000噸級泊位,年綜合通過能力176萬標箱——機械轟鳴聲中,藍圖加緊繪就。一旦建成運營,這里能滿足千噸級大型船只快速通行、高效裝卸,將為集裝箱貨物提供專業化運輸服務。一個貫通長三角、輻射中西部的黃金水道樞紐支點,正呼之欲出。\u003c/p>\u003cp>與其緊密相連的鐵路專用線同樣提速建設。“鐵路與港口‘牽手’,意味著周口港功能將直抵西北腹地,大幅提升‘中部便捷出海大通道’的輻射力和效率。”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務公司董事長關京說,這種加速成型的“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綜合交通網絡,正打破河南“不沿邊不靠海”的先天局限,為內陸開放打開全新空間。\u003c/p>\u003cp>“從‘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本質是讓流量變留量、讓過客變常客。”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口市委書記張建慧表示,周口將抓住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機遇,奮力擴大高水平開放,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奮勇爭先。\u003c/p>\u003cp>周口的探索,正是“水運重塑中原”的生動寫照。透過周口港這個“窗口”,內河航運撬動高效順暢流通體系的潛能清晰可見——它不僅為內陸省份解鎖全國統一大市場紅利貢獻了可復制的方法論,更映照著河南“立中原鏈天下”的開放雄心。\u003c/p>\u003cp>“千萬不要低估一條河的力量。”這感慨,如今正化為奔涌向前的行動:賈魯河通航工程開工在即,周口港的航標,已然指向更遼闊的水域。\u003c/p>\u003cp>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壯闊征程中,一幅依托江河律動、貫通多式聯運、激活萬里腹地的發展長卷,正以開放為筆,向著浩蕩江海,磅礴鋪展。\u003c/p>\u003cp>目前,周口港已成為河南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u003c/p>\u003cp>\u003cstrong> 今年上半年\u003c/strong>\u003c/p>\u003cp>●周口市港口貨物吞吐量2751.8萬噸、同比增長55.5%\u003c/p>\u003cp>●集裝箱吞吐量近10萬標箱、同比增長46.8%\u003c/p>\u003cp>\u003cstrong> 2024年\u003c/strong>\u003c/p>\u003cp>●貨運量突破5000萬噸,占全省內河貨運量的87%\u003c/p>\u003cp>●集裝箱16.3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0%以上\u003c/p>\u003cp>\u003cstrong> 周口港“跑”得有多快?\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  忙碌日常就是答案\u003c/strong>\u003c/p>\u003cp>●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日夜穿梭\u003c/p>\u003cp>●14條國際水運集裝箱接力航線全球通達\u003c/p>\u003cp>●20多個國家、全國10多個省份的40余個品種貨物在此集散\u003c/p>\u003cp>(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屈芳 蘆瑞 闕愛民 杜君 王世偉 王文齊 胡延征 馬國華 記者 劉雅鳴 方化祎 宋敏 郭北晨)\u003c/p>\u003cp>來源:河南日報\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7-14 08:39:26","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safeLevel":1,"keywords":"周口港,港口,集裝箱,周口,貨物,河南,物流,中原,標箱,樞紐","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tfoot id="as2wu"></tfoot>
<ul id="as2wu"><sup id="as2wu"></sup></ul>
<tfoot id="as2wu"></tfoot>
  • <ul id="as2wu"></ul>
    <strike id="as2wu"></strike>
  • 在周口港,感受大市場
    河南
    河南 > 要聞 > 正文

    在周口港,感受大市場

    7月2日,周口港一片繁忙,幾十艘船只正在忙碌裝卸貨物。記者 陳曉東 攝

    7月2日,周口港一片繁忙,幾十艘船只正在忙碌裝卸貨物。記者 陳曉東 攝

    “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習近平

      周口的“口”是個什么“口”?

    漫步沙潁河畔,我們赫然發覺,復航20載的周口港,正挺起河南內河航運的堅實脊梁:2024年貨運量突破5000萬噸,占全省內河貨運量的87%;集裝箱16.3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0%以上。

    在河南運輸格局中,內河航運是明顯的“短板”;而在省內,不僅周口市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是全省及淮河流域的唯一,周口港也已形成“1+9”港口體系,成了“短板”里最“長”的一塊。

    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當下,這個古碼頭煥然一新,被賦予通江達海、聯動國內外市場的超強新使命。

    應和著時代的強音,周口已然喚醒血脈中的航運基因,正將“港口”鍛造成“樞紐”,成為觀察中原大地開放發展、向海圖強的重要窗口。

     家門口變出海口

    盛夏時節,來到周口港·范營作業區,目光所及是層層堆疊的集裝箱,在烈日下折射出耀眼的金屬虹彩。

    “淮安”與“寧波”貨柜比鄰而居,中遠海運的“COSCO”巨箱上還殘留著青島港的海鹽氣息……不同省份、不同行業的各色Logo讓人眼花繚亂,標識著貨物的來源、企業的足跡和貿易的流向。

    這正是周口港作為“中原物流會客廳”最直觀的注腳。這一片“金屬森林”,印證著這個內陸港口如何有力地貫通南北、串聯東西,將遼闊的中國市場乃至更廣闊的世界,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再往前走,“皖利辛貨8288”的船老大李四標蹲在甲板上,望著岸上被藍色防雨布包裹的貨物,龍門吊的鋼索正緩緩垂下。“今兒裝的這鐵疙瘩,恐怕是個值錢的家伙!”這位常年奔波于全國水道的安徽漢子頗有經驗。

    “這是出口澳大利亞的盾構機零部件。”周口臨港開發區碼頭運營辦公室主任段傳奇看著裝貨單囑咐,“從中鐵裝備車間來,到江蘇太倉港換大船出海。這千把公里水路,務必要穩當。”“我跑船十幾年,你放心!”隨著最后一個部件固定好,汽笛長鳴,李四標駕船緩緩離港。

    “以前咱這兒是傳統農區,提起糧食最有發言權。近幾年,‘港口’‘航運’成為本地人談話中的高頻詞。”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局長王程清說話時總提到幾個“最”:目前,周口港已成為河南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

    周口港“跑”得有多快?忙碌的日常就是答案——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日夜穿梭,14條國際水運集裝箱接力航線全球通達。20多個國家、全國10多個省份的40余個品種貨物在此集散,讓“家門口”變為直通世界的“出海口”。

      周口站上新風口

    周口之“口”最早什么樣?在周口市博物館,我們找到了答案。

    起初,這里只是一個渡口,因艄公姓周,便被稱為“周家口”,亦叫周口。發展到鼎盛時期,“三面夾河,舟車輻輳,煙火萬家,檣桅樹密”,乾隆年間的《商水縣志》描繪了周口曾作為“水陸交匯之鄉”“豫省一大都會”的漕運榮光。

    但這份“百舸爭流、千帆競航”的繁盛畢竟沉寂已久,發展需時、更需勢。如今,周口港再次站到了風口上。

    這風口,是雙重戰略機遇的交匯點:乘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東風,借勢河南“舉全省之力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浪潮,周口正以黃金水道重塑物流格局,有效破除地理阻隔,將內陸腹地轉化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活力節點。

    風口之下,水運的低成本紅利正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與周口港·范營作業區一路之隔,益海嘉里現代食品產業園內,美國大豆正通過直連港口的封閉式管道奔騰輸送。“走水路,噸原料運費比鐵路直降10%,這都轉化成實打實的利潤增長。”益海嘉里河南區總經理吳會祥算得明白。

    河南鋼鐵集團周口基地同樣飽嘗“甜頭”。從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山西、河北的煤炭,到從周鋼運出的產品,一進一出,企業每噸成品成本較陸運低兩三百元,穩居行業成本控制前列。

    “物流減法”碰撞“產業加法”,臨港經濟的乘數效應由此迸發。瑞茂通、娃哈哈、鑫豐生物等龍頭企業競相落子周口臨港開發區,糧食加工、鋼鐵物流、裝備制造等特色產業集群加速成鏈。聚焦打造全省臨港產業發展先行區,周口港“豫貨出海、海貨入豫”樞紐功能日益凸顯,發展成效已然可見。

    數據無聲,卻有力彰顯了復興的脈動。今年上半年,周口市港口貨物吞吐量2751.8萬噸、同比增長55.5%,集裝箱吞吐量近10萬標箱、同比增長46.8%。

    離港口不遠處,胡辣湯攤香氣氤氳,30余種香料的氣息與悠長的貨輪汽笛聲交織——這碗源自古代漕工御寒除濕的濃湯,也正隨著周口港的復興浪潮,熬出新的時代風味。

     打開中原開放窗口

    周口的“口”,不僅是港口,更是中原向海圖強的“開放窗口”。當下,這扇“窗口”正被奮力拓寬——

    從周口港·范營作業區向東6公里,原商水縣黃寨鎮小集村所在,是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的周口港·中心作業區。7月10日,隨著堆場的龍門起重機(場橋)與碼頭的集裝箱起重機(岸橋)開始安裝,這些硬核設備的進場,讓小集開始有了大港派頭。

    規劃22個2000噸級泊位,年綜合通過能力176萬標箱——機械轟鳴聲中,藍圖加緊繪就。一旦建成運營,這里能滿足千噸級大型船只快速通行、高效裝卸,將為集裝箱貨物提供專業化運輸服務。一個貫通長三角、輻射中西部的黃金水道樞紐支點,正呼之欲出。

    與其緊密相連的鐵路專用線同樣提速建設。“鐵路與港口‘牽手’,意味著周口港功能將直抵西北腹地,大幅提升‘中部便捷出海大通道’的輻射力和效率。”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務公司董事長關京說,這種加速成型的“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綜合交通網絡,正打破河南“不沿邊不靠海”的先天局限,為內陸開放打開全新空間。

    “從‘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本質是讓流量變留量、讓過客變常客。”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口市委書記張建慧表示,周口將抓住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機遇,奮力擴大高水平開放,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奮勇爭先。

    周口的探索,正是“水運重塑中原”的生動寫照。透過周口港這個“窗口”,內河航運撬動高效順暢流通體系的潛能清晰可見——它不僅為內陸省份解鎖全國統一大市場紅利貢獻了可復制的方法論,更映照著河南“立中原鏈天下”的開放雄心。

    “千萬不要低估一條河的力量。”這感慨,如今正化為奔涌向前的行動:賈魯河通航工程開工在即,周口港的航標,已然指向更遼闊的水域。

    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壯闊征程中,一幅依托江河律動、貫通多式聯運、激活萬里腹地的發展長卷,正以開放為筆,向著浩蕩江海,磅礴鋪展。

    目前,周口港已成為河南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

     今年上半年

    ●周口市港口貨物吞吐量2751.8萬噸、同比增長55.5%

    ●集裝箱吞吐量近10萬標箱、同比增長46.8%

     2024年

    ●貨運量突破5000萬噸,占全省內河貨運量的87%

    ●集裝箱16.3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0%以上

     周口港“跑”得有多快?

      忙碌日常就是答案

    ●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日夜穿梭

    ●14條國際水運集裝箱接力航線全球通達

    ●20多個國家、全國10多個省份的40余個品種貨物在此集散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屈芳 蘆瑞 闕愛民 杜君 王世偉 王文齊 胡延征 馬國華 記者 劉雅鳴 方化祎 宋敏 郭北晨)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