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研發孵化在長三角、轉移轉化在上饒”的產業協同模式持續釋放活力。作為江西的“東大門”,江西進入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上饒主動靠、全力融,全面對接融入G60科創走廊,建成并運營上饒科創(人才)中心,吸引中科(長三角)科創中心等12家機構和企業入駐;與上海臨港共建科技合作產業園,落戶海優威光伏膠膜、追鋒汽車聲學等優強項目。目前,全市在長三角設立22個飛地研發機構,推動48項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轉移,光伏膠帶國產替代等關鍵技術突破填補行業空白,跨區域協同創新生態持續釋放活力。\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9/771AA9EC231C526111C4F641D899F4F1206252FB_size248_w1600_h896.jpg\" alt=\"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u003c/p>\u003cp>傳統產業的“智改數轉”同樣亮眼。目前全市已建成光伏、建材等6個產業大腦,培育3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點—鏈—群”協同發展格局。數據顯示,實施智能化改造后,集群企業平均生產成本降低12%,協同效率提升25%。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數字化改造完成率達68.4%,轉型進度領跑全省。\u003c/p>\u003cp>全球市場的“上饒印記”更加清晰。晶科能源于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地建成14個生產基地,服務網絡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家客戶;耐普礦機深耕“一帶一路”沿線礦業發達國家,產品遠銷澳大利亞等30余國。\u003c/p>\u003cp>生態文旅激活“美麗經濟”\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9/C820ABE47B8B2501E65448DCFC402BDAB5401335_size325_w1600_h898.jpg\" alt=\"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u003c/p>\u003cp>走進上饒市廣信區望仙谷,峽谷清幽,懸崖民宿錯落有致,游客絡繹不絕。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因石材開采而滿目瘡痍的“牛奶河”。在“兩山”理念指引下,當地政府一次性關閉所有石材加工廠,關停200余條生產線,針對石材產業遺留的廢棄礦坑和破損山體啟動修復工程,種植濕地松、紅豆杉等耐貧瘠苗木,建成生態緩沖帶。依托靈山獨特的峽谷地貌,打造“望仙谷”文旅綜合體。景區內,非遺工坊、實景劇本殺、贛劇表演等業態豐富游客體驗,2024年接待游客超310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突破10萬,帶動周邊3.5萬人就業。\u003c/p>\u003cp>望仙谷的蛻變,是上饒生態文旅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上饒將文旅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篁嶺、三清山、龜峰、葛仙村等景區聲名遠播,上饒5A級景區數量達到4個,4A級景區數量35個,總數排名均居全國設區市第3位。2024年,上饒接待游客2.3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418億元,均創歷史新高。“賞花+音樂會”“文旅+康養”“研學+紅色旅游”等融合業態拉動消費近百億元,葛仙村夜游、龜峰民宿成為長三角游客的“心頭好”。\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9/01C4FD0CCC699A44956959E0BFA192CD5E0D8902_size503_w554_h357.png\" alt=\"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u003c/p>\u003cp>鄉村里的“小而美”同樣釋放活力。在廣信區尊橋鄉,一家名為“松野茶咖”的鄉村咖啡館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主理人巧妙地將茶園風光與咖啡文化結合,最高峰一天賣出800多杯咖啡,單日最高客流量超1200人次。不遠處,“航線咖啡”因臨近三清山機場,以“登機牌杯套”和飛機掠過頭頂的獨特體驗吸引年輕人打卡。這些新業態,正為鄉村經濟注入新動能。\u003c/p>\u003cp>鄉村振興繪就共富圖景\u003c/p>\u003cp>晨曦中的橫峰物流園,智能化分揀線如流水般運轉,包裹經掃碼、分揀后被裝上貨車,發往贛浙閩皖四省50多個縣市。橫峰物流園已聚集中通、申通等頭部快遞企業,開通出港專線50余條,日均轉運量達320萬件,構建起“物流+電商+制造業”三業聯動的全產業鏈格局。\u003c/p>\u003cp>物流“動脈”的暢通,讓特色產業“跑”得更快。橫峰葛粉、馬家柚等優質農產品,如今正通過高效的物流網絡走向全國。據悉,當地葛產業目前種植面積達2萬畝,培育80余家合作社及加工企業,開發葛粉、葛茶等30余種產品,年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德興市新崗山鎮68家“巾幗工坊”年產布藝產品超5470萬元,帶動1475名農村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她們用縫紉機“踩”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9/C5616EFD23BBAB8D3903D5C235152F3A18504215_size578_w554_h415.png\" alt=\"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u003c/p>\u003cp>更多“共富故事”在城鄉上演:廣信區上瀘鎮的鱘魚養殖基地,憑借大坳水庫的優質水源,產出的魚子醬獲HACCP、美國FDA認證,年產值6000萬元,帶動200名村民增收;鉛山縣武夷山國家公園旁,“水墨篁村”民宿集群讓村民戶均年增收近10萬元;德興市創新“客貨郵”模式,讓鎮村公交變身“快遞專車”,打通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u003c/p>\u003cp>潮涌信江千帆競,奮楫贛東北氣象新。從“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到“金山銀山”的發展圖景,從傳統制造的轉型升級到智造高地的強勢崛起,上饒以創新實踐生動詮釋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內涵。在這里,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發展勝勢,創新動能正激變為民生福祉,一幅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張力的新時代畫卷正在贛東北大地徐徐鋪展開來。\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7-18 18:20:20","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上饒,游客,民宿,景區,光伏,長三角,鄉村,石材,晶科能源,物流","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tfoot id="as2wu"></tfoot>
<ul id="as2wu"><sup id="as2wu"></sup></ul>
<tfoot id="as2wu"></tfoot>
  • <ul id="as2wu"></ul>
    <strike id="as2wu"></strike>
  •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仲夏時節,信江兩岸熱潮涌動,氣象萬千。從德興銅都的冶煉車間到廣信望仙谷的懸崖民宿,從橫峰物流園川流不息的貨車到上饒經開區晶科能源的智能化產線,隨處可見的,是一幅幅熱氣騰騰的奮進圖景。

    2025年1月-5月,上饒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20.7億元,增長9.2%;工業投資增長13.2%。三項核心指標均居全省第三。

    數字背后,是產業轉型、科技創新、民生改善的協同發力,也是這座城市“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實干姿態和鏗鏘足音。

    智造集群引領產業躍升

    在上饒經開區,全球光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的智能化車間里,機械臂精準作業,N型TOPCon電池片高效產出。2024年,晶科能源組件出貨量達92.87GW,同比增長18.28%,連續六年蟬聯全球出貨量冠軍,成為“上饒智造”的亮眼名片。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研發孵化在長三角、轉移轉化在上饒”的產業協同模式持續釋放活力。作為江西的“東大門”,江西進入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上饒主動靠、全力融,全面對接融入G60科創走廊,建成并運營上饒科創(人才)中心,吸引中科(長三角)科創中心等12家機構和企業入駐;與上海臨港共建科技合作產業園,落戶海優威光伏膠膜、追鋒汽車聲學等優強項目。目前,全市在長三角設立22個飛地研發機構,推動48項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轉移,光伏膠帶國產替代等關鍵技術突破填補行業空白,跨區域協同創新生態持續釋放活力。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傳統產業的“智改數轉”同樣亮眼。目前全市已建成光伏、建材等6個產業大腦,培育3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點—鏈—群”協同發展格局。數據顯示,實施智能化改造后,集群企業平均生產成本降低12%,協同效率提升25%。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數字化改造完成率達68.4%,轉型進度領跑全省。

    全球市場的“上饒印記”更加清晰。晶科能源于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地建成14個生產基地,服務網絡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家客戶;耐普礦機深耕“一帶一路”沿線礦業發達國家,產品遠銷澳大利亞等30余國。

    生態文旅激活“美麗經濟”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走進上饒市廣信區望仙谷,峽谷清幽,懸崖民宿錯落有致,游客絡繹不絕。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因石材開采而滿目瘡痍的“牛奶河”。在“兩山”理念指引下,當地政府一次性關閉所有石材加工廠,關停200余條生產線,針對石材產業遺留的廢棄礦坑和破損山體啟動修復工程,種植濕地松、紅豆杉等耐貧瘠苗木,建成生態緩沖帶。依托靈山獨特的峽谷地貌,打造“望仙谷”文旅綜合體。景區內,非遺工坊、實景劇本殺、贛劇表演等業態豐富游客體驗,2024年接待游客超310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突破10萬,帶動周邊3.5萬人就業。

    望仙谷的蛻變,是上饒生態文旅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上饒將文旅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篁嶺、三清山、龜峰、葛仙村等景區聲名遠播,上饒5A級景區數量達到4個,4A級景區數量35個,總數排名均居全國設區市第3位。2024年,上饒接待游客2.3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418億元,均創歷史新高。“賞花+音樂會”“文旅+康養”“研學+紅色旅游”等融合業態拉動消費近百億元,葛仙村夜游、龜峰民宿成為長三角游客的“心頭好”。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鄉村里的“小而美”同樣釋放活力。在廣信區尊橋鄉,一家名為“松野茶咖”的鄉村咖啡館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主理人巧妙地將茶園風光與咖啡文化結合,最高峰一天賣出800多杯咖啡,單日最高客流量超1200人次。不遠處,“航線咖啡”因臨近三清山機場,以“登機牌杯套”和飛機掠過頭頂的獨特體驗吸引年輕人打卡。這些新業態,正為鄉村經濟注入新動能。

    鄉村振興繪就共富圖景

    晨曦中的橫峰物流園,智能化分揀線如流水般運轉,包裹經掃碼、分揀后被裝上貨車,發往贛浙閩皖四省50多個縣市。橫峰物流園已聚集中通、申通等頭部快遞企業,開通出港專線50余條,日均轉運量達320萬件,構建起“物流+電商+制造業”三業聯動的全產業鏈格局。

    物流“動脈”的暢通,讓特色產業“跑”得更快。橫峰葛粉、馬家柚等優質農產品,如今正通過高效的物流網絡走向全國。據悉,當地葛產業目前種植面積達2萬畝,培育80余家合作社及加工企業,開發葛粉、葛茶等30余種產品,年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德興市新崗山鎮68家“巾幗工坊”年產布藝產品超5470萬元,帶動1475名農村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她們用縫紉機“踩”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潮涌信江千帆競——上饒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

    更多“共富故事”在城鄉上演:廣信區上瀘鎮的鱘魚養殖基地,憑借大坳水庫的優質水源,產出的魚子醬獲HACCP、美國FDA認證,年產值6000萬元,帶動200名村民增收;鉛山縣武夷山國家公園旁,“水墨篁村”民宿集群讓村民戶均年增收近10萬元;德興市創新“客貨郵”模式,讓鎮村公交變身“快遞專車”,打通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潮涌信江千帆競,奮楫贛東北氣象新。從“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到“金山銀山”的發展圖景,從傳統制造的轉型升級到智造高地的強勢崛起,上饒以創新實踐生動詮釋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內涵。在這里,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發展勝勢,創新動能正激變為民生福祉,一幅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張力的新時代畫卷正在贛東北大地徐徐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