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河南日報》 (2025年08月05日 第 05 版)\u003c/p>\u003cp>6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8次摘得“省雙擁模范城”桂冠。在太行腳下的紅色沃土焦作,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早已融入城市血脈。近年來,焦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為抓手,在制度建設、服務保障、軍民共建等方面持續發力,書寫了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的壯麗篇章。\u003c/p>\u003cp>頂層設計 制度創新筑堡壘\u003c/p>\u003cp>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是焦作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載體。2023年,焦作再次擂響創建戰鼓,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雙擁工作新格局。\u003c/p>\u003cp>焦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將雙擁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規劃方案、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年度政府工作報告、黨政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政績考核,確保思想認識、組織領導、經費保障、目標責任“四到位”。通過定期召開市委常委議軍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開展黨政領導“軍事日”活動和現場辦公等常態化機制,壓實各級雙擁工作責任。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雙擁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為雙擁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運行提供堅實保障。\u003c/p>\u003cp>在服務體系建設上,焦作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雙擁工作網絡,按照“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的“五有”標準,建成2110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服務矩陣。\u003c/p>\u003cp>精準服務 優撫安置提質效\u003c/p>\u003cp>“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焦作用實際行動兌現這一承諾,從就業安置、優撫保障到權益維護,構建起全鏈條服務體系。\u003c/p>\u003cp>嚴格推行“陽光安置”機制,高標準完成軍轉干部、退役士兵安置任務,實現部隊、退役軍人、用人單位“三滿意”。組建專業指導團隊,依托焦作退役軍人培訓學院和44家承訓機構、35家實習實訓基地、43家就業創業基地,構建起“教育培訓—技能提升—就業扶持”閉環。\u003c/p>\u003cp>近年來,焦作市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7600多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00多人,舉辦招聘會300多場次,發放“擁軍貸”“創業貸”1.95億元,幫助1萬余名退役軍人及軍屬就業創業。\u003c/p>\u003cp>優撫保障方面,焦作確保撫恤補助金、義務兵優待金等各類政策資金及時足額發放,為隨軍家屬、重點優撫對象提供公租房優先選擇權。近4年累計優待軍人子女入學(園)1222人,相關經驗被《解放軍報》等媒體報道。\u003c/p>\u003cp>為強化權益保障,焦作建立12個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58個聯絡點,累計提供免費法律服務7000余人次,權益維護工作連續4年受到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表彰。\u003c/p>\u003cp>此外,全省首家退役軍人企業家商會成立、青年退役軍人示范活動啟動等,都彰顯了焦作雙擁工作的創新探索。\u003c/p>\u003cp>軍民同心 雙向奔赴譜新篇\u003c/p>\u003cp>在焦作,“軍地一盤棋、軍民一家親”的理念貫穿于雙擁工作各領域,形成“部隊練精兵、地方強后援”的生動局面。\u003c/p>\u003cp>為提升擁軍支前質效,焦作建立擁軍支前協調小組,常態化開展送文化、法律、健康等“八送”進軍營活動,累計慰問300余次。主動對接國防需求,完成駐焦部隊供暖供氣、靶場道路和民兵訓練基地等工程,焦作市月山軍用飲食供應站獲評國家重點軍供站。與焦作艦的“城艦共建”成為亮點,焦作不僅支持艦歌創作、植入焦作元素,還邀陳氏太極拳傳人上艦教學。2023年,焦作艦官兵表演的《水兵太極拳》登上央視。2024年,焦作艦參加俄羅斯海軍慶?;顒樱珮O文化和焦作形象在國際“出圈”。\u003c/p>\u003cp>社會擁軍熱潮涌動,“千業萬店擁軍”“情系邊海防官兵”等活動蓬勃開展,全市500多家企業、門店簽訂擁軍協議,提供多領域優待。設立產業基金,推動高校與部隊簽訂人才培養協議,875名高學歷人才應征入伍。\u003c/p>\u003cp>焦作把國防教育納入全民教育總體規劃,在全市建成28個市級雙擁主題公園、文化長廊、雙擁街道等,編排百余部英雄文藝作品,打造宣傳教育矩陣,全社會愛國擁軍的氛圍日益濃厚。\u003c/p>\u003cp>駐焦部隊視駐地為故鄉、視人民為親人,在搶險救災中勇挑重擔,累計參與100多項急難險重任務,投入兵力3萬余人次;在服務民生中主動作為,解放軍第988醫院焦作院區累計開展義診400多場次;在助力鄉村振興中貢獻力量,援建衛生室26個、學校16所,資助1600余名貧困學生;在平安建設中保駕護航,武警官兵景區執勤救人事跡被央視專題報道。\u003c/p>\u003cp>從太行深處到黃河之濱,焦作軍民用忠誠與擔當續寫著“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時代篇章。站在新歷史起點,這座城市將繼續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在雙擁工作中書寫更多“焦作經驗”,讓雙擁之花在懷川大地絢爛綻放。\u003c/p>\u003cp>來源:河南日報 (焦作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稿)\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勝男","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8-08 10:11:00","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safeLevel":1,"keywords":"雙擁,焦作,退役軍人,部隊,軍民,模范城,新篇,官兵,焦作艦,權益","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河南日報》 (2025年08月05日 第 05 版) 6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8次摘得“省雙擁模范城”桂冠。在太行腳下的紅色沃土焦作,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早已融入城市血脈。近年來,焦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為抓手,在制度建設、服務保障、軍民共建等方面持續發力,書寫了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的壯麗篇章。 頂層設計 制度創新筑堡壘 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是焦作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載體。2023年,焦作再次擂響創建戰鼓,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雙擁工作新格局。 焦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將雙擁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規劃方案、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年度政府工作報告、黨政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政績考核,確保思想認識、組織領導、經費保障、目標責任“四到位”。通過定期召開市委常委議軍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開展黨政領導“軍事日”活動和現場辦公等常態化機制,壓實各級雙擁工作責任。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雙擁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為雙擁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在服務體系建設上,焦作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雙擁工作網絡,按照“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的“五有”標準,建成2110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服務矩陣。 精準服務 優撫安置提質效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焦作用實際行動兌現這一承諾,從就業安置、優撫保障到權益維護,構建起全鏈條服務體系。 嚴格推行“陽光安置”機制,高標準完成軍轉干部、退役士兵安置任務,實現部隊、退役軍人、用人單位“三滿意”。組建專業指導團隊,依托焦作退役軍人培訓學院和44家承訓機構、35家實習實訓基地、43家就業創業基地,構建起“教育培訓—技能提升—就業扶持”閉環。 近年來,焦作市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7600多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00多人,舉辦招聘會300多場次,發放“擁軍貸”“創業貸”1.95億元,幫助1萬余名退役軍人及軍屬就業創業。 優撫保障方面,焦作確保撫恤補助金、義務兵優待金等各類政策資金及時足額發放,為隨軍家屬、重點優撫對象提供公租房優先選擇權。近4年累計優待軍人子女入學(園)1222人,相關經驗被《解放軍報》等媒體報道。 為強化權益保障,焦作建立12個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58個聯絡點,累計提供免費法律服務7000余人次,權益維護工作連續4年受到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表彰。 此外,全省首家退役軍人企業家商會成立、青年退役軍人示范活動啟動等,都彰顯了焦作雙擁工作的創新探索。 軍民同心 雙向奔赴譜新篇 在焦作,“軍地一盤棋、軍民一家親”的理念貫穿于雙擁工作各領域,形成“部隊練精兵、地方強后援”的生動局面。 為提升擁軍支前質效,焦作建立擁軍支前協調小組,常態化開展送文化、法律、健康等“八送”進軍營活動,累計慰問300余次。主動對接國防需求,完成駐焦部隊供暖供氣、靶場道路和民兵訓練基地等工程,焦作市月山軍用飲食供應站獲評國家重點軍供站。與焦作艦的“城艦共建”成為亮點,焦作不僅支持艦歌創作、植入焦作元素,還邀陳氏太極拳傳人上艦教學。2023年,焦作艦官兵表演的《水兵太極拳》登上央視。2024年,焦作艦參加俄羅斯海軍慶?;顒?,太極文化和焦作形象在國際“出圈”。 社會擁軍熱潮涌動,“千業萬店擁軍”“情系邊海防官兵”等活動蓬勃開展,全市500多家企業、門店簽訂擁軍協議,提供多領域優待。設立產業基金,推動高校與部隊簽訂人才培養協議,875名高學歷人才應征入伍。 焦作把國防教育納入全民教育總體規劃,在全市建成28個市級雙擁主題公園、文化長廊、雙擁街道等,編排百余部英雄文藝作品,打造宣傳教育矩陣,全社會愛國擁軍的氛圍日益濃厚。 駐焦部隊視駐地為故鄉、視人民為親人,在搶險救災中勇挑重擔,累計參與100多項急難險重任務,投入兵力3萬余人次;在服務民生中主動作為,解放軍第988醫院焦作院區累計開展義診400多場次;在助力鄉村振興中貢獻力量,援建衛生室26個、學校16所,資助1600余名貧困學生;在平安建設中保駕護航,武警官兵景區執勤救人事跡被央視專題報道。 從太行深處到黃河之濱,焦作軍民用忠誠與擔當續寫著“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時代篇章。站在新歷史起點,這座城市將繼續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在雙擁工作中書寫更多“焦作經驗”,讓雙擁之花在懷川大地絢爛綻放。 來源:河南日報 (焦作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稿)
雙擁花開懷川大地 軍民共譜魚水新篇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