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朱閣村駐村第一書記(左)正在入戶走訪 賈震 攝\u003c/p>\u003cp>楊俊生口中的“李書記”,是虞城縣城市管理局駐朱閣村第一書記李紅領。\u003c/p>\u003cp>2015年7月,李紅領被虞城縣城市管理局選派到朱閣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10年來,朱閣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莊修通了幸福路,村民精神氣足了,特色產業帶動了村民穩定增收,村民的腰包更鼓了,日子變得更好了。\u003c/p>\u003cp>\u003cstrong>堅持黨建引領 \u003c/strong>\u003cstrong>實現村莊美麗蛻變\u003c/strong>\u003c/p>\u003cp>朱閣村位于谷熟鎮政府南1.5公里,現有人口1660人,耕地1780畝,下轄朱閣、趙莊、陳莊、李莊4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共產黨員31名。\u003c/p>\u003cp>李紅領來到朱閣村后,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他從村黨支部基礎設施建設、入戶遍訪全村村民著手,及時了解、掌握朱閣村村情概況、91戶貧困戶家庭致貧原因和家庭成員的基本信息等情況。10年前,朱閣村是一個基層黨支部軟弱渙散村,基礎設施較差,村室、衛生所、文化廣場等基本沒有,村路以前是泥坑,走路、通車都極其不方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u003c/p>\u003cp>“以前,這條路就是泥坑,走路、通車都極其不方便。時隔幾個月的施工,村路修好了,不僅人車分流,而且還有寬闊的場地和敞亮的路燈。孩子上學,老人散步,在村文化廣場健身都方便多了,李紅領真是為俺村辦了一件大好事??!”朱閣村村民楊明倫激動地說。\u003c/p>\u003cp>2019年1月份以來,李紅領聯系商丘市農林科學院、虞城縣農業農村局、虞城縣科技局等部門,派出農業技術專家多次到朱閣村為村民們講解農作物種植知識;開展“強化技能培訓、拓寬致富門路”培訓,通過培訓賦能,朱閣村涌現出一批致富能手,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打下堅實的基礎。\u003c/p>\u003cp>李紅領參與了朱閣村“兩委”召開的“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兵心中,朱閣村迎‘八一’退役軍人座談會”“朱閣村黨群代表共謀鄉村發展座談會”,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聚力打造鄉村特色產業,創造樂業宜居的美麗村莊。\u003c/p>\u003cp>李紅領招募組建了擁有31名成員的“朱閣村創新志愿者”團隊,安排5名共產黨員講黨課,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了鄉村振興建設和鄉村治理融合全面發展,促進了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縮小了城鄉發展差距,為鄉村振興譜新篇。\u003c/p>\u003cp>朱閣村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每年對優秀共產黨員、好公婆、好媳婦、“十星衛生戶”等進行表彰。朱閣村“兩委”開辦“以孝治家大食堂”,每周為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午餐,為當月過生日的老人定制生日蛋糕。\u003c/p>\u003cp>在李紅領和朱閣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朱閣村先后榮獲“河南省衛生村”“虞城縣脫貧攻堅先進行政村”“虞城縣人居環境先進村”“虞城縣先進基層黨組織”“虞城縣文明村”等榮譽稱號。李紅領多次榮獲“商丘市優秀駐村第一書記”“虞城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u003c/p>\u003cp>\u003cstrong>推動城鄉融合\u003c/strong>\u003cstrong> 打造鄉村振興“虞城樣板”\u003c/strong>\u003c/p>\u003cp>“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又濕又滑,稍不注意都有可能滑倒,哪像現在……”84歲的趙新禮和79歲的畢廣芝老兩口飯后總喜歡在朱閣村里走一走、逛一逛。說起村路的變化,二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u003c/p>\u003cp>回想十年前,時任虞城縣城市管理局環衛二大隊大隊長李紅領響應黨的號召,積極踴躍報名參加脫貧攻堅工作,擔任朱閣村駐村第一書記。離開環衛隊員的崗位,來到了朱閣村。呈現在他眼前的是:村里的道路崎嶇不平,村容村貌相對落后,村室破敗不堪,沒有像樣的辦公場所;村集體經濟收入相對較低。面對如此條件和艱巨任務,李紅領并沒有被眼前的工作環境所嚇倒。他心想:既然局黨組派遣到朱閣村駐村,一定用心實干,一定要改變村容村貌。他暗暗下定決心:如果村莊面貌未能改變,絕不離開。就憑這樣的初心和使命,他主動放棄任期滿輪換的機會,一干就是十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就是他這種用心實干的精神,讓一個村莊煥然一新。\u003c/p>\u003cp>據李紅領回憶,原來的朱閣村活動室十分破舊,室內設施極其簡陋。為此,李紅領心想:一定要改善辦公環境,給村民提供一個舒適、方便的辦事環境。于是,他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先后修建了村室、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幫扶車間、鄉村大舞臺、文化大廣場等,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腦、空調等,完善了功能配套設施。\u003c/p>\u003cp>每到節假日,很多返鄉的村民來到新活動室健健身、打打球、讀讀書、唱唱歌等,小朋友在村文化廣場盡情玩耍。通過活動陣地建設,不僅方便了村民辦事與休閑,而且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僅摘掉了物質上的貧困,還消除了村民們精神上的貧困,真正打通了服務村民“最后一公里”。\u003c/p>\u003cp>2020年5月,李紅領還向該縣城市管理局領導申請了幫扶資金,對朱閣村兜底戶、監測戶等17戶重點戶的居住環境,從院落、院墻的修補進行了改造提升。如今,朱閣村家家戶戶都修通了水泥路,房前屋后干干凈凈。午后的朱閣村,村民三五結群在村落散步,好不愜意。\u003c/p>\u003cp>“以前,村里有很多處荒地,雜草叢生,村民無處落腳。”朱閣村村民楊俊魁說,“現在,村莊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了。”\u003c/p>\u003cp>此外,在2022年9月,李紅領還幫助朱閣村村民徐春榮、胡素其、張秀云辦理了殘疾證明,多次與縣殘聯聯系,并請來殘疾人鑒定人員到朱閣村為她們三人做了殘疾人鑒定,并幫助他們辦理了殘疾證。\u003c/p>\u003cp>\u003cstrong>發展\u003c/strong>\u003cstrong>特色產業 壯大\u003c/strong>\u003cstrong>村\u003c/strong>\u003cstrong>集體經濟\u003c/strong>\u003c/p>\u003cp>“村里婦女多,我和村‘兩委’人員引進服裝加工車間,把車間建在家門口,村民掙錢不用往外走,在家既可以照顧老人,也可以照顧孩子。村民在服裝加工車間務工,從而增加其家庭收入。”李紅領介紹。\u003c/p>\u003cp>近年來,李紅領和朱閣村“兩委”把特色產業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名名工人干勁十足,各產業車間爭分奪秒趕訂單,千方百計抓生產,生產不停、節奏不減,走出了一條“村美、業強、民富”的新路子。如今,村里有了產業支撐,有力地解決了村民增收問題,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u003c/p>\u003cp>“以前,俺在外地務工,離家遠?,F在,俺返鄉后來到車間務工,每月能領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朱閣村村民李欣欣在春風得意服飾加工車間說,“車間發展,關鍵是人才?,F在,車間里縫紉工、裁剪工、設計師、質量檢測員等專業人才很多?!盶u003c/p>\u003cp>目前,朱閣村建設有300千瓦光伏電站、“湯都紅谷”釀酒廠、恒美道具廠、春風得意服飾加工車間、聚仁紡織加工車間,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多元,這些車間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帶動了180余名村民就業,帶動幫扶效果良好。\u003c/p>\u003cp>據了解,李紅領多方想法,在2024年12月份又向上級相關部門申請了項目資金300萬元,繼續打造朱閣村經濟發展和人居環境建設,在村工業用地內建造一處2000平方米的產業車間,預計2025年底可以落地并投入使用。\u003c/p>\u003cp>如今的朱閣村,村路寬敞,基礎設施齊全,村民們的日子好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今后,朱閣村“兩委”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激活村集體經濟拓寬村民增收路徑,助力村民增收和鄉村全面振興。同時,朱閣村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特色產業規模,讓特色產業成為富民強村的大產業,讓村集體強起來,讓村民的小日子美起來,為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注入新動能。\u003c/p>\u003cp>(供稿:李德鵬 賈震)\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8-19 09:15:30","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村民,朱閣村,車間,鄉村,李紅領,村里,村莊,特色產業,黨支部,紅領","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tfoot id="as2wu"></tfoot>
<ul id="as2wu"><sup id="as2wu"></sup></ul>
<tfoot id="as2wu"></tfoot>
  • <ul id="as2wu"></ul>
    <strike id="as2wu"></strike>
  • 河南虞城李紅領:駐村十年扎根沃土 真情實干助推振興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河南虞城李紅領:駐村十年扎根沃土 真情實干助推振興

    “現在,我們村干部工作熱情高了,村民致富信心足了,生活環境也美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又有了新的突破,這得感謝李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近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谷熟鎮朱閣村,說起村里的變化,該村黨支部書記楊俊生深有感觸地說。

    朱閣村駐村第一書記(左)正在入戶走訪 賈震 攝

    朱閣村駐村第一書記(左)正在入戶走訪 賈震 攝

    楊俊生口中的“李書記”,是虞城縣城市管理局駐朱閣村第一書記李紅領。

    2015年7月,李紅領被虞城縣城市管理局選派到朱閣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10年來,朱閣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莊修通了幸福路,村民精神氣足了,特色產業帶動了村民穩定增收,村民的腰包更鼓了,日子變得更好了。

    堅持黨建引領 實現村莊美麗蛻變

    朱閣村位于谷熟鎮政府南1.5公里,現有人口1660人,耕地1780畝,下轄朱閣、趙莊、陳莊、李莊4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共產黨員31名。

    李紅領來到朱閣村后,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他從村黨支部基礎設施建設、入戶遍訪全村村民著手,及時了解、掌握朱閣村村情概況、91戶貧困戶家庭致貧原因和家庭成員的基本信息等情況。10年前,朱閣村是一個基層黨支部軟弱渙散村,基礎設施較差,村室、衛生所、文化廣場等基本沒有,村路以前是泥坑,走路、通車都極其不方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以前,這條路就是泥坑,走路、通車都極其不方便。時隔幾個月的施工,村路修好了,不僅人車分流,而且還有寬闊的場地和敞亮的路燈。孩子上學,老人散步,在村文化廣場健身都方便多了,李紅領真是為俺村辦了一件大好事?。 敝扉w村村民楊明倫激動地說。

    2019年1月份以來,李紅領聯系商丘市農林科學院、虞城縣農業農村局、虞城縣科技局等部門,派出農業技術專家多次到朱閣村為村民們講解農作物種植知識;開展“強化技能培訓、拓寬致富門路”培訓,通過培訓賦能,朱閣村涌現出一批致富能手,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紅領參與了朱閣村“兩委”召開的“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兵心中,朱閣村迎‘八一’退役軍人座談會”“朱閣村黨群代表共謀鄉村發展座談會”,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聚力打造鄉村特色產業,創造樂業宜居的美麗村莊。

    李紅領招募組建了擁有31名成員的“朱閣村創新志愿者”團隊,安排5名共產黨員講黨課,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了鄉村振興建設和鄉村治理融合全面發展,促進了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縮小了城鄉發展差距,為鄉村振興譜新篇。

    朱閣村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每年對優秀共產黨員、好公婆、好媳婦、“十星衛生戶”等進行表彰。朱閣村“兩委”開辦“以孝治家大食堂”,每周為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午餐,為當月過生日的老人定制生日蛋糕。

    在李紅領和朱閣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朱閣村先后榮獲“河南省衛生村”“虞城縣脫貧攻堅先進行政村”“虞城縣人居環境先進村”“虞城縣先進基層黨組織”“虞城縣文明村”等榮譽稱號。李紅領多次榮獲“商丘市優秀駐村第一書記”“虞城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

    推動城鄉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虞城樣板”

    “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又濕又滑,稍不注意都有可能滑倒,哪像現在……”84歲的趙新禮和79歲的畢廣芝老兩口飯后總喜歡在朱閣村里走一走、逛一逛。說起村路的變化,二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回想十年前,時任虞城縣城市管理局環衛二大隊大隊長李紅領響應黨的號召,積極踴躍報名參加脫貧攻堅工作,擔任朱閣村駐村第一書記。離開環衛隊員的崗位,來到了朱閣村。呈現在他眼前的是:村里的道路崎嶇不平,村容村貌相對落后,村室破敗不堪,沒有像樣的辦公場所;村集體經濟收入相對較低。面對如此條件和艱巨任務,李紅領并沒有被眼前的工作環境所嚇倒。他心想:既然局黨組派遣到朱閣村駐村,一定用心實干,一定要改變村容村貌。他暗暗下定決心:如果村莊面貌未能改變,絕不離開。就憑這樣的初心和使命,他主動放棄任期滿輪換的機會,一干就是十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就是他這種用心實干的精神,讓一個村莊煥然一新。

    據李紅領回憶,原來的朱閣村活動室十分破舊,室內設施極其簡陋。為此,李紅領心想:一定要改善辦公環境,給村民提供一個舒適、方便的辦事環境。于是,他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先后修建了村室、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幫扶車間、鄉村大舞臺、文化大廣場等,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腦、空調等,完善了功能配套設施。

    每到節假日,很多返鄉的村民來到新活動室健健身、打打球、讀讀書、唱唱歌等,小朋友在村文化廣場盡情玩耍。通過活動陣地建設,不僅方便了村民辦事與休閑,而且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僅摘掉了物質上的貧困,還消除了村民們精神上的貧困,真正打通了服務村民“最后一公里”。

    2020年5月,李紅領還向該縣城市管理局領導申請了幫扶資金,對朱閣村兜底戶、監測戶等17戶重點戶的居住環境,從院落、院墻的修補進行了改造提升。如今,朱閣村家家戶戶都修通了水泥路,房前屋后干干凈凈。午后的朱閣村,村民三五結群在村落散步,好不愜意。

    “以前,村里有很多處荒地,雜草叢生,村民無處落腳。”朱閣村村民楊俊魁說,“現在,村莊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了。”

    此外,在2022年9月,李紅領還幫助朱閣村村民徐春榮、胡素其、張秀云辦理了殘疾證明,多次與縣殘聯聯系,并請來殘疾人鑒定人員到朱閣村為她們三人做了殘疾人鑒定,并幫助他們辦理了殘疾證。

    發展特色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

    “村里婦女多,我和村‘兩委’人員引進服裝加工車間,把車間建在家門口,村民掙錢不用往外走,在家既可以照顧老人,也可以照顧孩子。村民在服裝加工車間務工,從而增加其家庭收入。”李紅領介紹。

    近年來,李紅領和朱閣村“兩委”把特色產業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名名工人干勁十足,各產業車間爭分奪秒趕訂單,千方百計抓生產,生產不停、節奏不減,走出了一條“村美、業強、民富”的新路子。如今,村里有了產業支撐,有力地解決了村民增收問題,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前,俺在外地務工,離家遠?,F在,俺返鄉后來到車間務工,每月能領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朱閣村村民李欣欣在春風得意服飾加工車間說,“車間發展,關鍵是人才?,F在,車間里縫紉工、裁剪工、設計師、質量檢測員等專業人才很多。”

    目前,朱閣村建設有300千瓦光伏電站、“湯都紅谷”釀酒廠、恒美道具廠、春風得意服飾加工車間、聚仁紡織加工車間,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多元,這些車間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帶動了180余名村民就業,帶動幫扶效果良好。

    據了解,李紅領多方想法,在2024年12月份又向上級相關部門申請了項目資金300萬元,繼續打造朱閣村經濟發展和人居環境建設,在村工業用地內建造一處2000平方米的產業車間,預計2025年底可以落地并投入使用。

    如今的朱閣村,村路寬敞,基礎設施齊全,村民們的日子好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今后,朱閣村“兩委”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激活村集體經濟拓寬村民增收路徑,助力村民增收和鄉村全面振興。同時,朱閣村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特色產業規模,讓特色產業成為富民強村的大產業,讓村集體強起來,讓村民的小日子美起來,為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注入新動能。

    (供稿:李德鵬 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