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魯山縣董周鄉殘聯工作人員在該鄉閆河村康加力靈芝種植基地察看產業發展和行業政策落實情況。該處靈芝種植基地由殘疾人郭新義創辦,被魯山縣評為殘疾人創業示范基地。
近年來,魯山縣殘聯聚焦殘疾人急難愁盼,推出基層關愛服務體系建設“九大行動”。從教育就業到康復托養,從無障礙改造到文化科技助殘,全方位保障殘疾人群體權益,讓其共享發展成果。
護航成長,點亮求學夢。在殘疾人教育提升行動方面,魯山縣殘聯夯實殘疾人教育保障,全面摸排 6-15周歲殘疾兒童,將627人信息與教育部門對接共享,動態跟蹤入學;推進殘疾人大學生資助,已審核 85人,預計撥付資金24.1萬元,助力學子圓夢大學。
搭建平臺,拓寬增收路。在殘疾人就業促進行動上,魯山縣殘聯采取以“基地+技能”方式激活就業活力,先后成功掛牌孵化河南康力加種植有限公司、魯山縣豫堯農林科技開發公司等基地,帶動17名殘疾人就業;同時開展中式面點、手工編織等培訓,覆蓋400名殘疾人,幫其掌握技能、拓寬就業渠道。
筑牢網絡,守護健康權。在殘疾人康復服務提升行動上,注重織密基層康復網,全縣已建成223個殘疾人康復站:推動10個中心康復站每站新增2件以上康復器材;動態篩查殘疾兒童,今年已救助 410人,實現“應救盡救”。
打通便利,溫暖千萬家。在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上,采用“基礎+功能提升”模式并按“一戶一策”推進實施,2025年完成262戶改造;同步完善公共無障礙設施,在城區公園、廣場設7個殘疾人無障礙停車位。
貼心照護,盡力減負擔。在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行動上,魯山縣殘聯發動志愿者為全縣122名肢體、智力精神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涵蓋個人護理、居家保潔、情感關懷等,減輕家庭負擔,極盡心力幫助殘疾人提振生活信心。
激活文化,涵養精神。在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行動上,魯山縣挖掘4名殘疾人器樂、聲樂人才;培育殘疾人非遺傳承人,提升其對非遺文化的認知。2025年全國殘疾預防日期間,發放資料2000余份,解答咨詢350余人次,為60余名兒童篩查,130余人參與知識培訓。
科技賦能,便利生活。在科技助殘智能化服務行動方面,魯山縣積極推動無障礙改造智能化,為34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配備語音家電監控、煤氣警報等智能產品,降低生活操作難度。
匯案愛心,傳遞溫暖。在助殘志愿服務行動上,魯山縣大力動員相關單位廣泛開展助殘志愿活動,發放生活物資200余件,配備輔助器具1615件;政策宣傳、護理關懷等惠及700余人次;組織3次“上門辦證”,辦理殘疾證 62人次。
建強陣地,夯實基礎。積極開展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行動,實現555個村(社區)殘協全覆蓋,選聘 581名鄉、村專職委員,舉辦培訓班,培訓610 名基層工作人員,提升業務能力,保障工作高效開展。
一份份數據見證著“九大行動”的扎實成效,一個個故事傳遞著魯山助殘的真摯溫度,從“保障基本”到“品質提升”,從“物質幫扶”到“精神賦能”,魯山縣基層關愛服務體系建設“九大行動”讓廣大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享受到發展的紅利。(魯山縣委宣傳部 李曉統 王永安 付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