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網格常態化巡格工作開展以來,漯河市召陵區青年鎮以“一張網格連心卡”為關鍵載體,將黨建引領、隊伍建設、多元協同與智慧服務深度嵌入網格日常巡查,用“小卡片”串聯起“大民生”,破解基層服務“最后一米”梗阻,探索出一條“巡格有力度、服務有溫度、治理有效度”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連心卡“三亮”,讓巡格服務從“模糊”變“清晰”。青年鎮為全鎮14817戶村民定制的“網格連心卡”,不僅是網格員的“工作名片”,更是群眾的“服務指南”,通過“亮身份、亮職責、亮渠道”,讓巡格服務看得見、找得到、辦得快。一是亮身份,巡格有“熟人”。卡片清晰標注網格長、專(兼)職網格員姓名、職務及聯系方式,明確“誰來巡、找誰幫”。村民通過連心卡主動聯系分包網格員反映農田灌溉難題,網格員聯系農技人員協調解決,讓巡格少了“距離感”、多了“親切感”。二是亮職責,巡格有“準頭”。連心卡印著網格“五大員”職責,涵蓋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解、政策宣傳等核心任務,既讓群眾知道網格員“能辦啥”,也讓網格員明確巡格“該干啥”。截至目前,網格員通過入戶巡格,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47條、調解矛盾糾紛23件,實現“巡格不跑偏、履職不缺位”。三是亮渠道,反饋有“捷徑”。連心卡上印著村民所屬網格責任人和下沉行業部門網格員電話,群眾發現火情火點、垃圾亂堆、電線裸露等問題,可在網格群上報或通過電話反饋。枯河村村民發現道路路燈損壞,上報問題后,網格員1小時內到場查看,24小時內完成維修,讓“群眾訴求”快速轉化為“治理行動”。
隊伍“三帶”,讓巡格力量從“單一”變“多元”。青年鎮以常態化巡格為“練兵場”,構建“黨員帶頭、骨干帶領、群眾參與”的網格員隊伍體系,讓每一次巡格都成為凝聚治理合力的“實踐課”。一是黨員帶頭巡,當好“主心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95名專(兼)職網格員中黨員占比超60%,帶頭開展“巡格走訪、幸福滿格”活動?!百Y深老支書”每天帶頭巡格,并在每月5日、15日、25日針對重點點位、重點人群開展全面遍巡。在巡格中手把手教村級后備力量排查矛盾、服務群眾,帶動后備干部快速成長。二是骨干帶領巡,做好“傳幫帶”。吸納選調生、公益律師、村醫等77名專業人員加入巡格隊伍,形成“網格員+專業骨干”的巡格搭檔。消防隊員帶領網格員巡查企業廠房,指導消除消防隱患;村醫在巡格中為獨居老人量血壓、送藥品,截至目前,已開展聯合巡格18次,讓巡格服務更專業、更精準。三是群眾跟著巡,聚成“同心圓”。通過連心卡宣傳“問題隨拍即報”機制,鼓勵群眾成為“編外網格員”。磚橋村村民在日常出行中“隨手巡”,發現中草藥種植基地灌溉管道破裂后,及時反饋至網格員,網格員聯合鎮級相關部門及時搶修,避免農戶損失,今年已有60余件群眾上報問題通過“巡格+反饋”閉環解決。
服務“三辦”,讓巡格成效從“辦結”變“滿意”。青年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常態化巡格中推行“即時辦、幫代辦、協同辦”,讓連心卡成為“為民服務卡”,讓巡格成果真正惠及群眾。一是小事即時辦,巡格“不拖延”。針對巡格中發現的公共設施小損壞、垃圾亂堆等簡單問題,網格員當場處置。網格員在巡格中發現垃圾桶滿溢,立即聯系環衛部門清運;發現道路裂縫,及時設置警示標識并上報維修,今年以來即時辦結小事89件,讓“小問題”不拖成“大麻煩”。二是難事幫代辦,巡格“有溫度”。針對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巡格中提供“幫代辦”服務。網格員幫助老年人辦理社保卡線上激活業務,為行動不便的村民代取快遞、代辦證明,今年已幫代辦各類事項156件,讓“特殊群體”不缺“貼心服務”。三是大事協同辦,巡格“聚合力”。針對巡格中發現的復雜問題,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協同推進解決。網格員在巡格時發現青年中學周邊道路存在擁堵情況,會立即通過“漯小智”APP上報問題;鎮政府接到上報后,迅速協調學校、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整治,有效緩解交通擁堵,讓跨部門難題不再“難推進”。
下一步,青年鎮將持續深化“巡格走訪、幸福滿格”活動,進一步優化網格隊伍激勵機制。推動巡格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安全生產排查等工作結合,讓連心卡不僅是“服務卡”,更是“安全卡”“民生卡”,以更實的巡格舉措、更優的治理成效,讓基層治理的“溫度”直抵群眾心坎。(劉成威 彭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