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郾城區審信局以高效能治理智慧平臺為依托,全力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大力推進政務外網全覆蓋,暢通基層辦事渠道。為改變村(社區)無法通過電子政務外網辦理業務的現狀,郾城區審信局重新制定電子政務外網整合規劃,錨定“村(社區)全覆蓋”目標推進建設。目前,全區183個村(社區)已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村里的事件受理員可直接登錄高效能治理平臺處理網格員上報的事件。如金山社區網格員發現小區圍墻倒塌后,通過手機端即時上報,1小時內消除隱患;和平路社區借助高效能治理平臺流轉樹木黏液問題,次日便推動解決,實現基層事件處置從“線下跑”到“線上傳”的轉變。
持續深化業務培訓強賦能,筑牢平臺運行根基。為保證高效能治理平臺上事件處理形成有效閉環。郾城區審信局聯動業務部門開展“線上+線下”培訓。線下培訓聚焦實操實效,組建專業團隊深入各鎮(街道)、村(社區),圍繞平臺事件受理、處置、反饋全流程開展現場教學,針對網格員、受理崗等不同崗位定制培訓內容,確保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核心操作;依托專題培訓班,系統講解平臺功能與“漯小智”應用要點,覆蓋基層治理關鍵崗位人員。線上服務注重實時響應,通過微信工作群每日調度工作進度,實時聯動各方力量解決推進中的卡點問題,及時處理異常平臺賬號,讓治理流程更高效、數據流轉更順暢。
全面推廣“漯小智”助手應用,延伸基層服務觸角。“漯小智”作為智能機器人可抓取群內關鍵詞,“負一秒”發現矛盾,一鍵群發氣象預警、政策通知,24小時解答政務咨詢,全天服務“不打烊”。為加大“漯小智”的推廣應用,郾城區審信局組織工作人員開展“逐村行”,推動“漯小智”入群745個,實現183個村(社區)全覆蓋,進一步拓寬群眾訴求渠道,提升服務響應效率。
不斷健全平臺事件處置機制,高效響應群眾訴求。為確保各類事件得到妥善處理,平臺實行“區、鎮、村、網格”四級“基層首接、分級響應、部門聯動、多元共治”處置機制,明確各環節責任主體、辦理時限、辦理流程,實現“問題上報—分流派單—處理反饋—滿意度評價”的全流程閉環。目前共上報平臺事件8054件,辦結7967件,辦結率99%,精準化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郾城區審信局持續聚焦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需求,優化政務外網服務效能,提升平臺操作培訓成效,不斷完善高效能治理配套舉措,為基層高效能治理提供更堅實的支撐,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以政務服務的“暖心”換得百姓生活的“安心”。(劉成威 魏軍玲 安奕成)